“大让小”到底对不对,解开多子女家庭教育困惑

爸妈精读   2023-06-28 01:30:36

“大让小”到底对不对,解开多子女家庭教育困惑

作者:繁星(爸妈精读作者)

最近刷到一个视频。

一个姐姐崩溃大哭朝妈妈喊:


(资料图片)

“你想让我善解人意是吗?善解人意是什么东西,委屈我自己让她开心吗?”

原来,是妹妹习惯随便就拿她的东西,每次被发现了还不承认。

一次两次还好,但次数多了,姐姐就不高兴了,她跟妹妹讲道理让妹妹道歉。

没成想,妹妹不仅不道歉,还一直哭。

这时妈妈说:“她还小,你就让让她呗,你别说她了,就当是我拿的,是我用的行了吧。”

妈妈的态度让小女孩寒了心,这才有了开头一幕。

视频中小女孩的遭遇引发了不少网友共鸣。

有网友说:太心疼了,这简直跟我妈一模一样,从小就教我让着弟弟,要是我不愿意就说我没教养。

现实生活中,多子女家庭都会教大的多让着小的,这样显得有爱有教养。

殊不知,这样的“教养”,正在伤害孩子。

强迫孩子谦让,只会让亲情变味

纪录片《姐姐》中,小女孩蕊蕊和峰峰是龙凤胎。

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好地照顾,父母决定剖腹产让女儿早几分钟来到这个世界。

于是,蕊蕊变成了姐姐。

在姐弟俩相处过程中,爸妈总是对蕊蕊说:“你是姐姐,就要多让着弟弟。”

明明蕊蕊只比弟弟大了几分钟而已。

有一次,姐弟俩一起下象棋,弟弟下不过姐姐开始耍赖,蕊蕊不开心,不想下了。

结果弟弟找来妈妈评理。

没想到,妈妈来了之后不问青红皂白,就凶了蕊蕊一顿:“你是姐姐陪弟弟玩一会怎么了?”

父母一味地要求蕊蕊让着弟弟,让蕊蕊心里觉得委屈,也让弟弟变得嚣张。

有一天,蕊蕊想看动画片,弟弟想看球赛。

妈妈说先让弟弟看吧,蕊蕊想再争取一下时,弟弟激动地指着她大喊:“把她杀了,把她杀了。”

很难想象,一个年仅5岁的小男孩会对自己的亲姐姐说出这样的话。

他们是龙凤胎,曾一起住在妈妈给予的“大房子”里,本该比这世间一般的姐弟更加亲密。

可父母的行为,让两个孩子之间产生了隔阂。

刘擎教授曾说:“让”这个词是给予但不必给予的东西,这里面同时包含了权力界限和公平原则。

当父母强迫孩子做出“谦让”时,爱的天平就发生了倾斜。

这种倾斜,会让被要求的大孩子觉得委屈,也会让小的恃宠而骄。

最后,两个孩子之间心生芥蒂,难以亲近。

别让过度谦让,成为孩子的束缚

谢楠曾在《奇葩说》中说:“多子女家庭,不应该要求孩子大的让小的”。

物质上一次次地“让”,容易变成一种情绪上的让渡,孩子变得没有边界感、不懂得拒绝。

小时候,谢楠也常被父母灌输“大让小”的概念。

每当她不想让,不想分享时,父母会跟她说:“小气鬼,以后不会有人喜欢你的。”

这让她一度以为不分享、不让,就是自私,不招人喜欢。

以至于,后来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她很难学会拒绝,哪怕是无理的要求。

谢楠问道:“在场的诸位,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明明不想牺牲时间处理别人的事情,也不想浪费情绪去关照别人的心情,但就是说不出那个‘不’字。

因为从小到大,有太多人教我们要‘让’,却没有一个人说:孩子,不想让是可以拒绝的。

此话一出,引起不少在场嘉宾共鸣。

珍妮·艾里姆曾说: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育方法。

传统美德中,总是强调“大的要让着小的”,殊不知,年龄大并不是孩子的错。

仅仅因为年长几岁,就要不断妥协,强迫自己退让,只会让孩子内心感觉压迫和剥削。

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孩子“个人边界感”模糊,以后遇到别人对他提无理要求,也不懂该不该拒绝。

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要求孩子谦让,反而会成为束缚孩子的枷锁。

与其逼迫孩子谦让,

不如教会他如何正确分享

武志红说: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倘若孩子之间出现争执,父母只是一味地要求一方退让,只会让两个孩子矛盾转移,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与其过度要求一方退让,不如让孩子们学会该如何分享。

1、让孩子知道分享的前提是开心

有人说:分享的前提应该是快乐的,我们不该为了成全他人委屈自己。

有位妈妈要带两女儿出门玩,让她们自己选择外套,姐姐先选的黄色,妹妹选的橘色。

可穿上橘色外套后的妹妹变卦了,她想要换姐姐身上的黄色外套。

一看姐姐不乐意,妹妹便哭了起来。

不忍妹妹哭泣的姐姐主动跟妈妈说:“换。”

可妈妈并未同意。

她告诉姐姐:“是你先选黄色的,妹妹想要你的,是她无理取闹,你不能因为她哭了就委屈自己,把外套让给她。以后你也不能为了别人的无理要求委屈自己。”

如果分享的前提是不快乐,不开心,不如直接拒绝。

2、别着急介入孩子的问题

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父母可以慢一点介入。

胡可刚生二胎的时候,每次安迪想要靠近小宝都会被她制止,她怕安迪没轻重,伤到小宝。

但她越是制止,安迪越想靠近。

有一次,小宝在玩玩具,安迪一把抢过小宝的玩具,胡可本想呵斥却忍住了。

她观察到,被抢了玩具的小宝不哭不闹,转身玩起了其他的。

而安迪玩了一会之后,就把玩具还给小宝,还和小宝一起玩了起来。

其实孩子之间,有自己的相处之道,有时问题并没有父母想得那么严重,允许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教会孩子“爱”对方

有人说:父母带给孩子最大的能力,就是教会孩子去“爱”。

育儿博主“天天妈妈”在决定生二宝时,怕天天觉得被忽视。

专门和天天签署了协议,声明父母不会因二宝到来而减少对天天的爱。

还将二宝的“命名大权”交给了天天。

后来弟弟出生后,天天像个小大人一样,照顾着弟弟。

而弟弟也跟屁虫一般,黏着姐姐。姐弟俩关系特别好。

天天也从不介意弟弟玩自己的玩具,甚至会主动分享。

所以,与其强迫孩子“谦让”,不如教会孩子爱对方,有爱自然会有发自内心的分享。

安德烈·莫罗阿曾说:“怎样是幸福的童年呢?

是父母之间毫无间隙,在温柔地爱他们的孩子时,同时维持着坚固的纪律,且在儿童之间保持着绝对一视同仁的平等态度。”

多子女家庭,意味着父母更加需要注重谦让教育的方式方法。

谦让,是一种值得赞扬的教养。

委屈孩子换来的“有教养”得不偿失。

与其如此,不如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爱的种子,静待花开。

作者简介:繁星,富书专栏作者,5年教育工作经验,新媒体写作爱好者,因热爱而坚持,因坚持而与众不同,文章:爸妈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