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热点:中国影视剧“乘风破浪”到非洲(华音环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5-25 07:04:53

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中国—非洲—阿拉伯视听之夜”现场配音秀  (本文配图由四达时代集团提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海报

电视剧《什刹海》里,刘佩琦饰演的北京大爷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电影《夏洛特烦恼》中,马冬梅出现在高中同学婚礼上,一开口说的是葡萄牙语;古装剧《扶摇》里,神仙们正在用斯瓦希里语对话……日前,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中国—非洲—阿拉伯视听之夜”在北京举行,来自非洲、西亚的演员现场表演配音,给中国影视剧带来了别样的“异域”风情。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优秀影视剧被翻译、配音成外语,“乘风破浪”到非洲。这些影视剧受到非洲观众喜爱,成为他们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从影视剧认识中国

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是北京新视听品牌活动,自2014年启动至今,数百部国产影视精品借船出海,走进了英国、芬兰、希腊、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坦桑尼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公司四达时代集团在非洲开展广播电视业务10余年。四达时代集团副总裁郭子琪介绍,通过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他们已经把百余部影视剧翻译配音成英、法、葡、斯瓦希里、豪萨语等近10种语言,向非洲播出。“这届展播季我们与中阿卫视合作,播出范围覆盖整个非洲大陆;在节目的选择上,双方也可以互补。”她说。

这些“出海”的作品以影视剧为主,还包括纪录片、专题片、动画片等。比如本届展播季不仅有英语配音的电视剧《正阳门下的小女人》《风起陇西》《以家人之名》,法语配音的电视剧《黄金瞳》《东宫》《雪中悍刀行》《赘婿》,还有葡语配音的系列短片《最北京》,斯瓦希里语配音的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动画片《京剧猫》等。

“我们原先以为非洲观众可能看不懂古装剧,就会多选现代剧,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古装剧播出效果也特别好。现在看来,中国人爱看的剧,非洲人也会爱看。”郭子琪说,展播季的选剧范围越来越广,青春励志剧、都市情感剧、军旅谍战剧、功夫动作剧、古装仙侠剧都囊括在其中。

这些中国影视剧不仅在四达时代自办频道和手机端互联网电视OTT播放,也在尼日利亚国家台等当地主流电视台播出,通过方寸荧屏走进千家万户。“我们一家都很喜欢看中国电视剧,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还有《好先生》《我的!体育老师》,特别贴近我们的生活,很多情节都能感同身受。”加蓬姑娘宝拉说。“在阿拉伯国家,中国的功夫片很受欢迎,比如李小龙、成龙的电影,还有吴京、张译的作品,我们都非常喜欢。”伊拉克小伙方浩明说。

海外观众在看剧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一步步了解真实的中国。

打通本地语的关卡

斯瓦希里语的《西游记》《三十而已》、豪萨语的《欢乐颂》《熊出没》、祖鲁语的《舌尖上的中国》《小熊优恩》……在非洲播出的中国影视剧中,使用非洲本地语译配的越来越多。

影视剧“出海”,语言是一大关卡。听得懂,才会愿意看。这一点让郭子琪感触颇深。“我们一开始主要是把影视剧译配成英语、法语、葡语等很多非洲国家的官方语言,后来发现其实很多非洲人并不会说、也听不懂这些语言。只有本地语才能大大提高中国影视剧的到达率、吸收率。”她说。

在非洲,一些国家民族众多,比如尼日利亚就有200多个民族。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习惯说本地语。中国影视剧想要收获更多非洲观众,就必须打通本地语这一关卡。

要在中国寻找合适的非洲本地语配音人才并不容易。于是自2016年起,四达时代陆续在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南非、莫桑比克等国家举办了20多场“中国影视剧配音大赛”,寻找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祖鲁语等语种的“好声音”。很多非洲当地人因此获得了来中国工作的机会。这次“中国—非洲—阿拉伯视听之夜”现场表演配音的坦桑尼亚小伙亚历克斯,就是其中一员。他是从2017年第二届斯瓦希里语配音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来中国工作后,他已经参与了《鸡毛飞上天》《仙剑奇侠传》等电视剧的斯瓦希里语版配音工作。

现在,影视剧非洲本地语的译配工作进一步前移到了非洲当地。“这样一来,译配工作变得更加便捷,人员也更加稳定了。”郭子琪介绍,他们目前已经在坦桑尼亚建了斯瓦希里语的译配中心,在南非建了祖鲁语的译配中心,莫桑比克的译配中心也在筹备之中。

在活动中加深了解

展播季不仅播出中国影视作品,还举办了展览、论坛、见面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9年来,展播季在非洲亮点不断,用一场场主题活动打破了中非相隔万里的距离,促进了民心相通。

2019年10月,电视剧《欢乐颂》观众见面会在坦桑尼亚举行。许多非洲观众专程赶来,能容纳近400人的现场座无虚席。中国演员刘涛、乔欣甫一亮相,便收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见面会设置了配音表演、猜字游戏、互动提问等环节,两名演员与当地观众的互动频频碰撞出火花。现场观众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中国影视、中国文化的了解。

类似这样的中国影视作品见面会,在非洲还举办过不少。此外,主题活动还包括中国影视剧嘉年华,让非洲观众体验中华文化,比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期间,就曾推出品尝中国美食的活动;还有“中国影视剧大篷车”,把精彩的剧目送到非洲偏远的乡村。

9年来,作为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展播季走遍了非洲大陆,在肯尼亚、南非、乌干达、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卢旺达、赞比亚、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加纳、科特迪瓦等国家举办活动,已经成为中非影视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

“线下活动有真实的体验,可以带来直观的感受。特别是有中国演员参加的活动,非洲观众非常欢迎。”郭子琪表示,今年还将继续推出线下活动,并拓展活动范围,走进以前没有去过的国家,让更多非洲观众有机会接触现场。

不止于此,中国影视剧在非洲的翻拍、中非合拍影视剧也提上了日程。据悉,中方影视公司正在与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南非等国影视公司商谈相关事宜。不久的将来,中非影视合作或将有更加深入的推进。(本报记者 赖 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5月25日 第12 版)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